2)第316章 君臣同心,议定伐楚_汉末:家祖乡啬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乎都是明公原有的班底,自然不可能反对明公推行科举制。”

  “更何况,楚国科举已立,只要彼政权不被迅速覆灭,科举乃大势所趋,谁都无法阻挡。”

  “明公就算效仿,世家也会首先将目光放在周子异身上。”

  曹操闻言,不由恍然大悟。

  他相信以周琦的手段,既然敢推出科举制,就不怕境内的世家大族反对,对方也会成为世家攻讦的对象。

  至于荀彧为何劝谏曹操推行科举,乃是因为关中久经战祸,本就残破不堪。

  哪怕曹操这些年励精图治,但那些流失的人才也很难再召回来。

  毕竟,曹操现在可并非历史上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小枭雄,当今天下实力最强大的袁绍与周琦,无论哪个看起来都比曹操更有机会夺取天下。

  此前逃难离开关中的人才,就算要做出选择,也不会再投靠曹操。

  没有办法得到世家士子的支持,关中急缺大量的基层官吏,就只能提拔寒门士子。

  这也是曹操的根基所在。

  只不过,一旦楚国的科举制持续推行下去,不仅会吸引整个天下有才华的寒门士子前去考科举,甚至连那些自命不凡的世家才子,都有可能南下楚国。

  关中如果不防患于未然,要不了多长时间,根基就会被楚国掏空。

  荀彧正是看穿了这点,才会建议曹操开科举。

  只要关中也开科科举,就算吸引不到外来的寒门士子,却也能够留住境内的人才。

  至于世家的反扑,有周琦这位科举的首倡者在,还轮不到曹操被集火攻击。

  有了荀彧的支持与肯定,曹操就仿佛被打了一剂强心针,当即就效仿周琦,召集治下的贤德之士以及寒门士子,前来长安商议立科举之事。

  与此同时,曹操也给周琦回了一封书信。

  楚国,襄阳,王府。

  周琦看着手中的书信,眼中露出了些许笑意,叹道:“好一个曹孟德,果真有魄力!”

  曹操的书信也很简单:昔日承诺,不敢相忘,虽有子异珠玉在前,吾亦不愿落于人后,关中科举立矣。

  周琦此前写信给曹操,除了想要提醒对方也推行科举以外,也未尝没有乱其道心的意思。

  未曾想,此举非但未能乱曹操之心,居然帮助对方下定决心推行科举。

  面对如此结果,周琦倒也并不后悔。

  废除科举制乃大势所趋,仅凭周琦一人很难做成此事,有了曹操的加入,如果袁绍仍旧抱着察举制不放,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赵国境内不得志的寒门士子,必会蜂拥朝着楚国而来。

  从短期来看,袁绍的确能够受到世家的拥戴。

  不过就算没有科举制,袁绍仍旧乃是世家的首选目标,周琦、曹操对于世家的吸引力,本就没那么高。

  科举制的出现,只不过让世家更加偏向于袁绍罢了。

  从长远来看,寒门的人

  请收藏:https://m.bi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