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被淘汰_分手后我成了男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听过,这个名字太陌生了。

  和江梦媛寝室一样,不少有闲工夫的大学生都看到了自己歌单中出现了这么一首歌。

  点进去听完发现,唉?挺好听的,但再一看作词作曲和演唱的歌手他们又会陷入深深的迷惑。

  徐恒和柳伊颜,谁啊?

  有人打开百度搜索,结果压根没搜到,问了问身边朋友,也没听过这两人的名字。

  有人点进音乐软件里柳伊颜的主页,发现一片空白,只有起风了这么一首歌孤零零地挂在她的头像下面。

  也有人看的是徐恒,同样是一片空白,同样一首起风了挂在头像下面。

  关键两人用的头像还都是那种很朴素的系统自带头像,并非上传的人脸正面照,他们长什么样别人都不知道,这更使得两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刚冒出来的新人歌手吗?有点东西啊……

  不得不说,起风了这首歌放在07年优秀作品频出的年代,也是能进前五十甚至是前三十行列的。

  这样优秀的作品仅仅上传不到两天,就在各大软件平台上获得了超过数十万的播放量,评论更是达到了六百多条有余,还几乎是清一色好评,说这首歌让自己想到了曾经美好的青春。

  要不是网抑云还没出来,大概已经有一堆伤情小短诗、小故事放在评论区置顶了。

  起风了的迅速发酵也得益于徐恒的营销手段,从花钱买歌单开始,他又花钱买了五百条新闻。

  倒不是那种实体报纸的新闻,而是一些网络软件的广告新闻。

  其中包括度娘、新浪、360一类。

  这种不成体系的网络新闻极为便宜,二十块钱五百字一条,徐恒知道接到单子的人还会继续下包给手下那些兼职的写手,大概是七八块钱一条的样子,中间商仍然能挣过半的利润,简单粗暴。

  当然,徐恒对于这些网络小编没什么想法,他们能挣再多的钱,也比不上真正资本的一根毛。

  前前后后,包括录歌,买流量,买新闻热点,他在起风了这首歌上总共花了两万有余,但这都是值得的,起风了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短短两天就爬到酷狗、qq各大音乐飙升榜前五十位。

  热度的提高,也让起风了在各大校园间广泛流传开来,学生群体仍然是力捧起风了这首歌的生力军。

  他们年龄普遍不超过二十岁,今年“秋天不回来”“爱情转移”这些歌虽然好听,但他们只是跟风去听的,里面韵味以他们的年龄根本无法体会,但起风了就不一样了,这首歌描写的就是少年少女之间美好的青春爱情故事,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里面或多或少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甚至包括那些从学生年代走过来的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也能因这首歌而回忆起过去自己心中的那个她。

  一时间,起风了从大学校园开始慢慢起势,甚至有

  请收藏:https://m.bi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