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3章 曾经的时报_重生民国当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八年,正月十八,中午,上海,公共租界,西藏路,一品香大旅社

  叶林选择收购时报社,除了恰逢其时之外,更看重包天筱戈功振这两个顶尖报业人才,

  此外时报社辉煌的过去,在上海滩知识分子心目中的地位,都是他义无反顾要拿下时报社的缘由。

  狄楚青经营时报社凡十五年,商务印书馆一直是大客户,尤其是商务印书馆每日出书两种,其征订广告必登在《时报》的报头之旁。各学校招收学生,为每年两期,也专登《时报》,它报不登。

  其实叶林知道,狄楚青的《时报》在中国报业史上,还有三个首创

  一是专电。因为当时的中国还没有通讯社,报纸要得到政界的重大事件,特派专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北京,将每日采访到的政界要闻发专电到报馆,一般大都在深夜一两点钟。

  第二天以独家新闻的形式付诸报端,赢得了众多的读者。自《时报》有了自己的专电后,别报争相效仿。到后来,各大报馆都在北京设立了通讯机构名为“通讯处”。

  二是特约通讯记者。《时报》将一些有政治视野、善于把握分析时事局势而文笔不错的文人,延请为“通讯记者”。

  《时报》的第一个通讯记者为黄远庸,字远生,江西人氏,前清进士,曾留学日本。他与狄楚青很熟悉,和《时报》的本埠新闻编辑雷继兴,同为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同学。

  袁世凯执政期间,黄远庸因在所办的报纸上撰文反对其复辟称帝,开历史的倒车,遭到迫害,从而出走美国,后仍被袁世凯的爪牙暗杀于美国的旧金山。

  继黄远庸之后,著名报人邵飘萍、徐彬彬也相继做过《时报》的北京特约记者。

  三是副刊。《时报》副刊创立之前,报纸上所刊登的小说、诗词、杂文、小品文之类的文艺作品,都刊登在专电新闻之后。

  当时还在主笔外埠新闻编辑的包天笑,看到许多喜欢文学艺术的朋友,常弄笔投稿于《时报》,弃之不用甚为可惜。便创议别开一个栏目,名字叫做“余兴”,专门刊登新闻、论说以外的杂著。

  当时包天笑将这一创议向狄楚青提出后,他非常赞同,即命包天笑担任主编。

  此栏目一开,投稿者非常踊跃,生活小品、游戏文章、幽默笑话、讽刺歌曲,可谓庄陈杂谐,五彩缤纷,矜奇斗巧,趣味盎然。

  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范烟桥、周瘦鹃,即在此时涌现出来的。《时报》首开“余兴”副刊的先河,《申报》、《新闻报》自不甘落伍。《申报》开辟了副刊“自由谈”,《新闻报》的副刊则称为“快活林”。

  狄楚青后来还开办有正书局担任经理,影印各种书、画、碑、帖,于传播艺术,贡献颇大。曾藏元王蒙青弁隐居图,为海内剧迹。间

  请收藏:https://m.bi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