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4章 庄子试妻考_重生民国当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八年,正月十九,早上七点半,上海,公共租界,兆福里

  叶林在餐桌上就像讲故事一样,给英姐母女和胖子徒弟,说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短片《难夫难妻》的典故由来和自己的分析评价。

  “阿林,阿玉说要当大明星,到底是去演文明戏还是要去拍电影,你刚才也说了,难夫难妻这部电影女主角都是文明戏男演员演的,阿玉将来又怎么去演电影当明星呢!”

  英姐当然不会反对自己男人的任何决定,只是觉得,女儿若能跟了阿林将来当一个大家闺秀岂不是更好,抛头露面去当女演员,总觉得有点离经叛道的出格。

  叶林自然知道,虽然中国的戏曲源源流长,但现代话剧的形成竟然也是与中国电影同步前行的。

  电影与话剧均为“舶来品”,中国人最早看到的电影是外国人带来放映的“西洋影戏”,中国话剧的初创也是受到当时日本兴盛的“新派剧”所感召,春秋社的发起人如曾孝公、李叔同等人均是一些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

  当时,人们一般称这种刚刚输入的戏剧样式为“新剧”,取“新型的戏”之意,区别于旧戏,把“新剧”叫做“文明戏”。“文明戏”的“文明”二字则是热情的观众赠予的美称,表示“进步或先进”的意思。

  文明新戏在当时社会成为了一个流行的名词。1911年至1912年是文明戏的全盛时期,辛亥革命成功后,宣传与鼓吹革命思想的文明新戏团因其与群众声气相投而受到普遍欢迎。

  当时著名剧团有春秋社(曾孝公、李叔同)、新民社(郑证秋等)、民鸣社(经营三、张石汌)等,后两家的主要成员都是中国早期电影的骨干。

  新剧的演出剧目多半以赞美江湖豪侠、自由婚姻或揭露官场腐败等为内容。社会大变动时期,人们来到剧场,不只是为看戏,更为听到议论,知道新的事实。

  而政权更迭,使统治者一时无暇顾及新剧艺人们的活动,这就给予当时的新戏以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可以满足观众的要求,编演出一系列往日不敢演或不能演的新剧。即使有幼稚、粗糙或不妥的地方,也被看戏人原谅了。

  等到1917、1918两年,文明戏已趋于衰败,因为文明戏演出并不严格遵守剧本,后来甚至完全弃掷剧本不顾,只是简单地利用一点情节,在表演上,不排练、不试演,有时甚至演员上场后还不清楚情节。

  据说一出叫《秋瑾》的戏开幕前演员还突然大喊:“哎呀,这个秋瑾是男、是女啊?”那时候,“文明戏”这一称号则已经有蔑视、鄙夷、贬斥的意味。

  所以在英姐这样传统的女人眼里,文明戏的名气甚至还不如昆曲京剧,至于电影,这会儿中国银幕上可是一个女演员都还没有!

  

  请收藏:https://m.bi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