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民国上海滩_重生民国当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八年,正月十九,早上九点,上海,公共租界,兆福里

  叶林记得二哥包天筱对自己说过,上海滩租界的房价是白领阶层的最主要支出。

  当初1906年包天筱到上海租房子,开始在派克路、白克路(现南京西路、凤阳路)找,连找几天都无结果,后来他发现一张招租,说在北面一点的爱文义路(现北京西路)胜业里一幢石库门有空房。

  贴招租的房东当时讲清住一间厢房,每月房租7元(以下均指银元)。

  当时上海一家大面粉厂的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7到10元,而包天笑当时在《时报》任编辑,每月薪水80元。

  在民国的上海滩,房租高低主要看地段和时期,公共租界以外的地段,1906年左右的房租并不算贵,比如在虹口区一栋房子的月租金也可能只要3到4元。

  但在叶林前世,到了30年代特别是“一二八事变”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亭子间的月租都已经涨到了20元(之前一般是7到8元),而且招租广告刚贴出去,往往浆糊还没有干,房子已经租出去了。

  而上海的亭子间,可以说是石库门房子里最差的房间。

  亭子间一般指位于灶披间之上、晒台之下的空间,高度两米左右,面积六到七平方米,朝向北面,大多用作堆放杂物,或者居住佣人。

  在叶林前世,在二三十年代,很多年轻的作家来到上海谋生,往往先找这种房子栖身,以至于后来出了一个新名词,叫“亭子间文人”。

  其实,当时一些专门从事写作的作家文人,收入大体是可以的,如郁达夫在二十年代末期,每个月的版税收入有100到200元,而当时一个熟练工人的月收入大概在30到40元,这已经足以养活一家五口人了。

  后来的左翼作家柔石当时每月的收入在百元左右,此外每年另有版税800元,年轻的女作家丁玲月收入也有70元。

  至于没有名气、初来乍到的一般撰稿人,他们每月的稿费收入只有二三十元,只够上海一月的生活费,可谓是标准的“亭子间文人”。

  在叶林前世,据陈明川先生在其著作《文化人与钱》一书中的统计,著名绍兴作家周大的平均月收入大约是420元左右,而与他同时期或者早一些的文化人收入并不比周大低。

  如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陈独秀的月薪为400元,主编《新青年》杂志还另有每月200元的编辑费,这样算下来,陈独秀每月收入为600元;

  蔡元培做北京大学校长,月薪600元,另外还有翻译的稿费(每千字7元)及出版物中的版税,收入绝对是不菲的。

  叶林知道,在二三十年代,上海工人的月工资一般为20元上下,家庭月收入超过50元的话,就基本达到小康

  请收藏:https://m.bi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