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三章 光华研究院院长人选_我在大学当校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长,是怎么问?是打电话还是发微信?”宋清彤看着陈灏,眼中有些兴奋。

  校长当自己的导师啥的无所谓,重要的校长长得这么帅,光是看着这张脸就已经很养眼了!

  “微信吧。”陈灏拿出手机,点开微信二维码,然后手机朝着三人说道:“加我好友,有事情给我发微信消息,我看到后会回得。”

  等到都加完微信了,陈灏看着三人,建议道:“你们三个可以自我介绍一下,互相认识下。”

  “我叫李秋白,软件工程1班。”李秋白率先站起来,简单地介绍道。

  接着第二个站起来的是宋清彤,语气有些轻快,“我叫宋清彤,来自西江省昌南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b最后一个男生有些不太情愿地站起来,磕磕巴巴地说道:“我、我叫卫舒,软件工程2班。”好像每多说一个字就会要他命的,连忙坐了下去。

  一直旁观的陈灏也基本了解三人的性格,

  李秋白比较佛系,宋清彤这个妹纸挺活泼、开朗,反倒是最后一个比较宅男。

  “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有的话直接问就行,不要怕问不出口。/u001d”陈灏笑着说道。

  “校长,我有个问题。”李秋白望着陈灏。

  “你说。”

  “我想问下这个大一的通识教育是怎么一个进行法?而且/b学院教务处到现在也没让我们正式选课。”李秋白皱着眉头说出心中的疑惑。

  “通识教育”也常作“博雅教育”,对应的英文表述都是“liberalartseducation”,在中文里却常被误解为文科教育。实际上“liberalarts”源自拉丁文“artesliberales”,意为“自由人的技艺”,目的是培养足以参与城邦公共生活的自由人。

  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学里,这种教育被概括为“自由七艺”:文法、逻辑、修辞、几何、天文、算术、音乐。其中文法、逻辑和修辞这三艺(trivium)是核心,其余四艺(quadrivium)则是高阶课程。

  而到了近代,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相反的华夏近代,千禧年前的大学教育倒有点像通识教育,而后这二十年里,愈加变成专业化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就只能学计算机、会计学专业的也只能学习会计。当然了,这种制度好处坏处都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们试验班是学校的第一批,所有很多规章制度都不太齐全,学校领导也正在抓紧时间研究,你们再等等。”陈灏深呼吸了口气,有些歉意地说道。

  请收藏:https://m.bi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