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7章 再好不过了_重生民国当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八年,正月十九,早上九点,上海,公共租界,兆福里

  在叶林前世,等明年1920年,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

  此后,基督教女子大学只剩下两所。1937年又有一所教会女子大学创办于上海,即震旦女子文理学院。该院为美国天主教会主办,其组织仿效金陵女子大学。

  但因创立较晚,而且十分保守,毕业学生多数没有从事社会工作,在近代中国影响甚微。

  同早期教会大学男校一样,早期教会女子大学的规模都很小。图书馆和实验设备简陋不堪,教师人数和所开课程十分有限。

  虽然如此,早期教会女子大学的创办者们却自许甚高。华南女大自称是“迄今在上海以南,为妇女设计的唯一大学”。

  华北协和女大校长麦美德则更骄傲地说:“南至长江,北至北极,东至太平洋,西至堪司炭厅,以偌大地点,仅此女子大学一处,其责任亦云重矣”。

  当时,国人尚未设立女子大学,教会首开先河,自然有独占鳌头之感。

  叶林在前世对民国女子大学的发展有过一番研究,早期教会女大学生有这样几个特点:

  (1)入学人数少,毕业率低。早期教会女大普遍感到生源有限,招生困难,而且只有部分人能自始至终坚持学完4年课程,学生中途辍学的比例甚高。

  如金女大第1期招收新生11人,读完大学一年级的只有9人,读完大学四年级的只有5人;第2期招收新生近20人,毕业时只剩8人,毕业率为40%—45%。

  华北协和女大自1905年创办至1920年并入燕京大学,前后毕业学生共计72人,共中本科31人,专科41人。

  (2)学生年龄偏大,起点较高。当时,教会女大要求新生必须具有高级中学毕业程度。在那时,中国女子教育兴起不久,女子入学晚,待到高级中学毕业时,不仅年龄偏大,而且相当成熟了。

  不少学生在上大学前曾任过教师甚至校长。如金女大首期学生11人中有10人曾教过书。由于年龄大,自律性强,认识到自己是中国第一代女大学生,所以都认真读书,渴望求得学问。

  (3)毕业后深造率高。如华南女大首届5名毕业生中,有4名留学美国和加拿大。金陵女大前4届毕业生33人中,赴美深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者有20人。

  她们大都事业有成。她们的成就及其所担当的角色,为初期教会女子大学赢得了较佳的声誉。

  对教会高等女子教育来说,“五四”前后的变革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其中一个最重大的变革是教会大学男校相继对女子开设。通常认为,中国大学开女禁,肇始于1919年国立北京大学。

  实际上,在北大之前,广州岭南大学曾一度

  请收藏:https://m.bi6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